
高溫天對水產養殖水質的影響
夏季溫度高,晝夜溫差大,水體上下溫差明顯,水質變化快,水產養殖池塘投餌量也不斷加大,水中有機物及各種氣體增多,易造成缺氧,給養殖帶來很大困難,特別是發生持續高溫時,養殖魚類受環境變化影響應激反應加劇,抵抗力下降,極易導致病害發生與流行,造成經濟損失。高溫對水產養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。
1、化學指標
(1)水溫
水體隨著氣溫上升,有的達到38℃或39℃。
(2)溶氧,溶解氧對于水產養殖至關重要,正確監測溶解氧,推薦LDO便攜式溶氧儀

水產動物代謝速度加快,耗氧增加;有機質分解加快,耗氧增加;氣壓降低,水中溶解氧溢出進入空氣
(3)PH值
總體降低,但偏高地水體,PH的增強
(4)氨氮(氨氮測定,推薦智能型氨氮測定儀5B-6D)增強

(5)亞硝酸鹽:增強
2、生物指標
藻類繁殖旺盛,尤其是藍藻、裸藻喜歡高溫天氣。
現在正處于養殖中后期,水產動物代謝量加大,投餌量加大,水體有機質明顯增多,再加上高溫、雷雨天氣較頻繁,水體極不穩定,原生動極易大量繁殖(輪蟲、草履蟲、筒殼蟲等)造成缺氧。
高溫對水產動物的影響
35℃以上魚類攝食量明顯減少,水產動物體內異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,生長相對緩慢。
3、高溫對藥物的影響
在一定的范圍內,溫度的升高能增強消毒作用。但溫度高時,其揮發速度也加快。水溫每升高10℃,藥物毒性增強2-3倍(如硫酸銅、漂白粉等)。揮發性的藥品避免高溫、強光下使用見光易分解降低藥效或失效。
故殺蟲劑、消毒劑使用量應低于正常量,建議同時配合“池底大粒氧”—原子氧;
現在的水體溶氧相對上半年有所降低,微生物制劑應減少每次用量,增加使用次數,以改善養殖后期的老化水體,使養殖水體更加“活、嫩、爽”。
內服類藥物受水溫影響基本不大。
4、對抗酷暑的方案:
高溫季節魚蝦蟹池池塘管理
●控置水產動物攝食量,應適當減料,喂到六、七成飽即可,減少殘餌耗氧;
●高溫季節致病菌繁殖速度驚人(尤其是桃拉病毒),應持續使用內服藥高穩VC等,防止暴發性疾病發生或再次發生。
●水體有機質過多的池塘,增加優加益生菌的使用頻率,減少每次的使用量,同時注意增氧
●充足的池底溶解氧對于蝦蟹養殖尤為重要,高溫季節水體溶氧明顯降低,增加池底溶氧就*。
